用 Loom 視訊開啟高效溝通的新方式
- Atlassian
- 3月27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根據 Gartner 最新研究,"變革已成為新常態",但資料卻顯示"僅有 34% 的變革舉措能取得明顯成功"。無論是組織架構調整這樣的大變革,還是推行新流程這類小改進,若缺乏清晰的記錄和溝通,團隊就難以真正落實。畢竟,改變從來都不容易。
本文將揭示變革失敗的主要原因,並展示如何用 Loom 視訊工具破解這些難題。
變革失敗的三大根源
企業級業務持續劇烈演變,但傳統的自上而下變革管理方式已與現代團隊工作模式脫節。然而 Gartner 調查顯示,80% 的企業仍在沿用這種過時方法。
要讓團隊順利適應變革,必須避開這三個常見誤區:
誤區一:目標模糊不清
當員工不理解"為什麼要有這些改變"時,新政策在他們眼中就只是徒增負擔。若團隊看不到新流程與業務目標的關聯,甚至可能產生牴觸情緒。即便表面配合,缺乏共識也會導致執行流於形式,難以達成預期效果。
成功變革的關鍵在於讓每個成員都理解變革的深層意義。
誤區二:語氣傳達不當
變革過程往往伴隨複雜情緒——從熱情到猶豫再到抗拒。為化解潛在牴觸,領導者需要用恰當的語氣推進變革。
溝通效果不僅取決於內容,更在於表達方式。日常用語會根據語調產生截然不同的含義,書面溝通同樣如此。合適的語氣能提升參與度、說服力和資訊影響力。
但要在內部溝通中保持一貫的感染力非常困難。純文字溝通極易引發後續誤解。Loom 對 3000 名知識工作者的調研顯示,97% 的人認為數字溝通需要輔助手段來明確語氣。
建議在傳送前先朗讀內容,確保資訊氣質與受眾匹配,避免引發冷漠、憤怒、恐懼或困惑等負面情緒。別讓團隊成員在迷茫中等待解釋。
誤區三:形式效率低下
成功的變革管理需要團隊快速理解資訊並能轉述他人。資訊載體形式直接影響理解速度和查閱便利性。
比如 Confluence 等書面形式適合需要反覆查閱的複雜資訊,而 Loom 這類視訊則更擅長展示需要聲畫配合的步驟指導。
現代人的記憶越來越短暫。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我們兩週後能記住的內容所剩無幾。Loom 提供的多媒體資源能適配不同學習風格和工作流程。
關於 Loom

Loom 是一款非同步視訊工具,能大幅減少低效會議對工作的干擾。需要即時討論時,先用 Loom 短影片提供背景資訊,也能讓會議更高效。
通過 Loom,您可以錄製螢幕操作並同步人臉畫面,徹底解決語氣傳達的模糊性。這種形式既能傳遞資訊,又能建立情感共鳴。
在 Slack、知識庫等多平台並存的環境下,很難維護單一資訊源。當多人協作制定方案時,純文字溝通很快就會需要額外會議來澄清誤解。
用 Loom 視訊解讀變革管理文件,可以省去無數澄清會議。有效的變革管理需要高頻溝通,這正是 Loom 的強項。
Loom 的協作功能允許觀眾用視訊回覆或針對特定時間點評論,從而避免產生新的會議需求。
Loom AI 智能套件
Loom AI 能極大簡化和加速變革管理流程:
智能文案:自動生成符合視訊語氣的消息、文件或 Jira 工單,甚至可轉化為標準操作流程(SOP)
智能摘要:自動生成視訊內容提要,顯示在視訊下方
智能章節:根據內容自動分章,方便導航
智能任務:識別視訊中的行動項並生成可勾選任務清單
語氣最佳化:自動過濾"呃""嗯"等語氣詞,讓表達更專業
會議筆記(測試版):關聯日曆後自動生成會議記錄和轉錄文字(即將支援Confluence 自動歸檔)
靜音剪輯:自動刪除視訊中的空白片段,節省剪輯時間
讓知識高效傳遞
無論工程、銷售、HR、客服還是教育領域,Loom 都能為組織各環節提供解決方案。目前全球 40 萬家企業、超 2500 萬使用者正通過 Loom 在快節奏工作中實現知識沉澱和變革管理。
歡迎參加網路研討會《釋放 Loom 對領導團隊的價值》,瞭解企業高管如何運用 Loom 增強領導力能見度、推動組織協同並提升透明度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