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White Facebook Icon
  • White Twitter Icon
搜尋

親身體驗,打造更強產品:Atlassian 如何利用自身產品實現全球團隊協同

在科技行業,有一個流行的說法叫做“Dogfooding”,意為公司內部自己使用自家開發的產品。這不僅是檢驗產品好壞的試金石,更是發現問題、激發創新的重要途徑。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 Atlassian 是如何將這一理念發揮到極致,真正做到“Atlassian for Atlassian”。

Atlassian 成立 20 餘年來,不僅為全球 30 萬家企業提供協作工具,更將自身打造成「未來工作模式」的試驗場——通過目標對齊、智能團隊協同與知識共享,讓分散在世界各地的 12000+ 員工如同一個團隊般高效運轉。

團隊協同

當工作方式落後於時代

在傳統組織中,資訊往往像「傳話遊戲」:
  • 員工每週花費1/4時間搜尋資訊(25%)
  • 98%的高管擔憂團隊未能有效利用 AI 打破資訊孤島
  • 僅2%的組織能真正實現高效協作
這種割裂導致團隊不斷重複發明輪子,而分散的知識更讓 AI 難以發揮價值。

三大核心支柱:讓團隊協同自然發生

1.目標對齊:讓每個人看見北極星
  • 透明化 OKR:從公司級目標到個人任務,全部通過 Atlassian Goals 公開可視化。每位員工都能看到自己的工作如何與戰略掛鉤。
  • 視訊同步機制:銷售團隊用 Loom 錄製目標宣導視訊,嵌入 Confluence 銷售中心;每週一管理層通過 Loom 視訊同步優先順序,確保戰略落地。
目標是我們的指南針。只有當所有人看得見方向,才能真正同頻。
—— Anu Bharadwaj,Atlassian 總裁
2. 敏捷執行:用 Jira 重構工作流
  • 需求即文件 :每個項目啟動必配 Confluence 頁面(或 AI 自動生成的 Loom 視訊摘要),明確解決問題、使用者畫像與價值定位。
  • 智能任務拆解 :Rovo 自動將需求文件轉化為 Jira 任務,程序看板清晰展示跨團隊依賴關係。
  • 無會議追蹤 :所有任務即時更新狀態,討論記錄與 Confluence 上下文深度繫結,徹底告別郵件溝通過載。
Jira 讓我們無需狀態會議就能掌控全域——每個問題的進展都觸手可及。
—— Leith Stevens,產品負責人
實戰案例:
全球 20 團隊 3 個月打造新版 Jira
當我們在 Team'24 大會發佈全新 Jira 時,背後的團隊協同規模令人驚嘆: 
- 6個時區、20支團隊(涵蓋工程、市場、銷售)
- 全程通過 Jira 規劃里程碑,Confluence 制定發佈策略
- 目標對齊功能減少 40% 會議時間,日均節省超 500 小時
3. 知識複利:讓經驗流動起來
  • AI 知識助手 Rovo :整合 Loom 視訊、Confluence 文件與 Jira 資料,實現跨平台智能檢索。
  • 非同步協作文化 :
  • 用 Confluence 白板進行頭腦風暴
  • 通過 Loom 錄製操作演示替代文字說明
  • 所有決策過程文件化供後續追溯
  • 知識自動化 :工程師平均每週節省 1-2 小時,每年可釋放 500+ 小時/人用於創新
當知識不再是某個人的私藏,而是組織的共同資產,團隊才能真正站在巨人肩上前行。
——Holly Tompkins,銷售與信任業務負責人 

AI 賦能的協作進化

我們正在將這套體系注入產品基因:
  • 智能代理網路 :內部已建立3000+個 Rovo Agent,覆蓋需求分析、程式碼審查等場景
  • 視訊智能互動 :CEO 的 Loom 視訊能即時捕捉觀眾疑問點,自動生成 FAQ 標籤
  • 預測式協作 :新版 Jira 通過 AI 預測任務阻塞風險,提前觸發預警機制
正如我們的實踐所證明:當工具、流程與文化形成共振,地理距離與組織壁壘終將成為過去式。這不僅是 Atlassian 的答案,更是屬於每個現代團隊的未來工作範式。
點選下方連結,探索更多實踐細節:https://www.atlassian.com/blog/atlassian-for-atlassian
 
 
 

Komentarze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