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已安坐在工作區,手握一杯冒著熱氣的咖啡,正準備全心投入老闆殷切期待的戰略計劃。但就在你剛要開始時——叮。Slack 傳來財務同事的訊息:「別忘了在今日下班前提交預算申請。」還沒來得及消化——叮。牙醫診所的郵件提醒你預約半年一次的洗牙。你深吸一口氣,然而——叮。Workday 通知直屬下屬的工時表正等待你審核。短短幾分鐘內,你的專注時間陷入混亂,待辦事項以無情的緊迫感不斷擴張。
這種通知轟炸不僅僅是小困擾,更是生產力的致命傷。每當我們劃掉一項待辦,新任務立刻補上。難怪三分之二的員工結束工作時,待辦清單上總留有未完成的項目。
那麼,我們該如何應付從四面八方襲來的待辦事項?哪些該果斷忽略,哪些又該優先處理?而那些看似游刃有餘的人,究竟是如何辦到的!?
為此,我們展開一項針對六國 6,000 名知識工作者的調查,探究他們的待辦清單管理方法。以下揭曉我們的發現。
本調查由 __DNT_PLACEHOLDER_Wakefield Research__ 執行,涵蓋美國、英國、澳洲、印度、德國及法國六個市場,各市場抽取 1,000 名受訪者,調查期間為 2024 年 12 月 20 日至 2025 年 1 月 12 日,透過電子郵件邀請與線上問卷進行。
## 待辦清單現狀
多數人認同「有條理」是高效管理任務的關鍵優勢。事實上,高達 89% 的員工認為,最有條理的人通常也是成就最多的人。渴望加入此行列的 82% 受訪者,已建立正式系統來組織待辦事項。
不過這些系統就像雪花——沒有兩套完全相同。值得注意的是,超過...
半數(52%)的知識工作者承認,他們的組織方法在外人眼中可能顯得雜亂無章,但他們堅信這些方式對自己非常有效。
無論我們的待辦清單看起來多麼不同,當劃掉完成事項時,那種滿足感是共通的。事實上,高達 70%擁有待辦清單的專業人士認為,劃掉完成事項帶來的快感甚至勝過同事的讚揚。
清單對決:個人事務 vs 工作任務
我們也調查了人們如何區分管理個人與工作待辦事項。發現近半數(47%)員工會用兩份獨立清單來分別追蹤;約四分之一(23%)選擇將所有任務整合成單一清單;另有 21%僅保留工作相關清單,個人事務全靠記憶處理。
研究還發現,人們會在多種載體上管理待辦事項——無論個人或工作任務:行事曆、筆記本、效率應用程式都在列。
究竟哪種方式更好?該分開還是合併管理?該集中追蹤還是分散記錄?雖然每人偏好不同,但數據顯示:越常運用職場學到的組織系統與工具來管理所有任務,你的效率表現就越好。
使用職場組織系統的人,自認有條理的機率比自創系統者高出 1.4 倍。更有趣的是,有條理的人運用職場工具管理私人事務的機率,竟達到其他人的兩倍。
混亂的多米諾效應
在團隊中,個人效率其實是張高度複雜的互聯網。即便你已萬事俱備,一位缺乏條理的同事仍可能阻斷你(乃至整個團隊)的前進動能。
如果你自認不是特別有條理的人,請注意——因為習慣
對於那些做事較無條理的同事,他們幾乎毫無耐心。近五分之四(78%)的受訪者表示,寧願自己多做一些工作,也不願被迫與缺乏組織性的同事合作。(這就像學校小組作業中,那個舉手投降說「好吧,我全部自己來」的組員。)此外,近三分之二的員工表示,如果開除一個缺乏組織性的團隊成員能提升整體成果,他們會選擇這麼做。
員工對於做事雜亂無章的隊友心生不滿,其實並不令人意外。缺乏條理不僅會導致嚴重的進度延誤,更會引發強烈的負面情緒。
三步提升個人工作效率
我們發現,要更好地掌控待辦事項,第一步很簡單:磨練你預估任務所需時間的能力。接著,在行事曆中預留這段時間,並盡力保護這段時間不被占用。
這種技巧稱為「時間盒」(timeboxing),對於有拖延症、或經常在短時間內手忙腳亂同時推進多項任務的人特別有效。(劇透:這種方式很少成功。人的注意力能分配的彈性畢竟有限。)
時間盒是經過驗證、能有效維持高生產力與工作一致性的方法。在最近與 Atlassian 用戶的實驗中,我們發現 68%的人在使用時間盒規劃行事曆後進度明顯提升,55%的人目標清晰度有所改善。關鍵結論?當你以最重要的待辦任務為核心規劃一天時,你其實正在透過設計,辨識出自己最關鍵的工作。
更好的做法是:將你的行事曆公開給整個團隊,讓他們清楚你正在處理的事項、執行時間,以及完成所需的時程。
Trello 現在內建「計畫工具」功能,讓你可以直接 從看板將待辦事項拖曳到行事曆——反之亦然。
你知道嗎?有條理的人從待辦清單中刪除項目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 1.4 倍。__DNT_PLACEHOLDER_...__
如果他們在幾天內沒有完成任務,該怎麼辦?與其讓任務拖延(最終被擱置),不如養成及早說「不」的習慣。記住,如果一項任務既不重要也不緊急,或許它一開始就不該出現在你的待辦清單上。使用 Trello,每個人都能從追蹤多份清單的待辦事項中解放。所有記錄下來的待辦事項都會直接進入你的 Trello 收件箱,你可以在那裡檢視、排序、篩選新的待辦事項,並按自己的喜好進行組織。
待辦事項管理和時間規劃固然重要,但前提是你必須清楚知道自己正在朝什麼目標努力。這時「首要任務」的概念就派上用場了。
每天工作結束前,花幾分鐘為第二天設定一項首要任務,並調整你的日程,確保你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完成它。這項首要任務應該是你清單上一個(僅限一個!)高影響力、無法委託或忽略的任務——也不能悄悄從待辦清單中刪除。
從小處著手是關鍵。每天完成一件重要任務能為你帶來強大的動力。深度工作和完成任務的時間很容易被會議、即時訊息和回覆郵件所擠佔。
真正的生產力意味著為實際工作騰出空間;設定首要任務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可靠方法。
發揮你的個人生產力潛能
我們的待辦清單和我們一樣,都處於不斷完善的過程中。隨著任務、團隊和工作方式的變化,我們用來組織這一切的系統和工具也應隨之進化。
將像 Trello 這樣靈活的待辦清單工具與本文概述的策略相結合,你將朝著更有條理的自己邁進。擁抱這個過程吧!
查看我們的產品博客,了解全新 Trello 的所有細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