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解決工作實際問題的三種方法,擁抱「恢復原廠設定」模式
雖然您可能無權決定組織的復工計劃,但您確實能掌控團隊與個人的工作方式。不妨將這視為另一個「重置」契機。
第一次重大轉變發生在短短幾年前——當時多數知識工作者用隔間換成臨時改造的居家辦公室,茶水間閒談變成 Slack 訊息,漫長通勤縮短為走廊幾步路的距離。Atlassian 從第一天就擁抱這種變化,即使辦公室重新開放後,我們仍堅定支持彈性工作模式。員工每天都能自由選擇辦公地點,無論是公司、家中或咖啡館。我們深信這種工作方式的價值。
然而,隨著亞馬遜等企業和美國聯邦機構強制要求返回辦公室(RTO),數百萬工作者正面臨又一次轉型。無論您是否樂見這種變化,這都是重塑工作模式的契機——將為分布式團隊設計的工作方法,重新導入強制實體的辦公環境。
關鍵在於:2025 年的工作幾乎都發生在網路上。您仍會與同辦公室的同事使用 Slack,仍要創建 Confluence 頁面、Google 試算表和 Jira 看板。這不是因為物理距離,而是因為這就是現代工作的本質。這意味著,那些為數位優先工作優化的團隊協作方法,同樣能讓您在辦公室如魚得水。
直擊工作痛點的數位優先實踐
強制到辦公室無疑能增加面對面交流機會。但同處一室從來不是高效表現的關鍵,物理分隔本身也非問題根源(想想看,中大型企業自遠古時代就開始在不同城市分布人力了)。
真正的問題是被 Airbnb 執行長布萊恩·切斯基稱為「假工作」的現象——這些(譯註:此處保留原文未完成語句的懸念,後文應接續說明何謂假工作及其解決方案)...
那些看似像工作、实则毫无价值的活动。想想那些本可以是一封邮件解决的会议,或是无止尽的审核→修改→批准循环。例如:55%的知识工作者表示,光是追踪所需信息就是项繁重任务——尽管他们在组织内认识很多人。
伪工作会消耗你的精力、蚕食你的时间。最讽刺的是,伪工作根本不在乎你在哪里办公。它其实诞生于传统办公室,在那里如鱼得水。
那么无论在哪里工作,该如何摆脱伪工作?Atlassian 分布式工作项目"Team Anywhere"负责人安妮·迪恩指出:"严格执行能提升协调效率、改善沟通质量的工作规范,才是根治伪工作的方法。"
让我们看看疫情期间成为分布式工作不可或缺的三大实践——它们对如今的线下团队同样有益。
2020 年,书写迅速取代口头表达成为默认沟通方式。工位间的串门变成了聊天消息,头脑风暴从会议室转移到了虚拟白板。信息因此变得更易检索(也更易共享!)。当你重返办公室时,请保持这种数字优先的思维模式。给两桌之隔的同事发 Slack 消息可能显得滑稽,但将决策、进展和潜在风险形成数字记录,能确保所有人同步信息。
将想法付诸文字还能迫使你厘清思路,特别是在目标设定和变革管理方面。人们会希望理解你的逻辑,也会需要随时查阅权威依据来确保方向正确。
如今随着 AI 技术在企业系统中的部署,会议记录、项目计划、公司政策等文档变得更具价值。它们为分析决策提供了丰富、结构化的数据来源...(保留原文未完成句式)
用 AI 來提升你的工作效率。AI 無法索引你在茶水間的閒聊,但它可以掃描你的文件,並開始起草下週二要交的報告。事實上,Atlassian 的研究發現,策略性使用 AI 的人能獲得雙倍的努力回報,每天還能節省近兩小時的時間。這下可把那些「假工作」比下去了。
當團隊成員分散在不同時區時,同步會議的時間顯得格外珍貴,因為要找到一個大家都在工作時間內的時段可能非常具有挑戰性。即使是同地辦公的團隊,也應該同樣珍惜這段時間。狀態更新、例行資訊分享以及對進行中工作的反饋,透過非同步管道(如聊天、電子郵件和 Loom 這類短影片)來進行同樣有效。將這些內容轉移到這些管道上,可以騰出時間進行更有意義的同步協作。
AI 無法索引你在茶水間的閒聊,但它可以掃描你的文件,並開始起草下週二要交的報告。
會議應該留給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案並推動決策。為了讓會議盡可能高效且有效,我們建議嘗試「頁面主導會議」:
一旦你掌握了訣竅,創建這樣的頁面通常只需不到半小時,並且能讓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能迅速進入狀態,腦中已經醞釀好想法。Atlassian 的一項內部實驗發現,85%的頁面主導會議達成了目標,而對照組僅有 69%。
如果你發現自己參加的會議只是在談論專案工作,卻沒有實際推進進度,可以試試我們稱之為「搞定事情」的會議。這些是專門的一到兩小時時段,用於分享進行中的工作、獲得即時反饋並當場解決問題。你們可以先開 10 分鐘的會議設定背景,然後獨立工作 30 分鐘,再重新集合檢查進度並解決障礙。或者,也可以像自習室一樣安排,每個人都專心工作,但也可以隨時自發性地尋求幫助或分享想法。
重新掌控工作節奏
過去,每天的會議安排主導了工作日程,真正重要的「實際工作」反而被擠到次要位置。現在是時候翻轉這個局面了。
首先,劃出專注時段並嚴加守護。在我的行事曆上,每天至少保留兩小時的深度工作時間,通常安排在上午(我的時區比多數同事早幾小時),這樣一天中大部分時間仍可留給協作任務。有些人甚至會專門安排短暫時段集中處理訊息,避免在專注時段分心。
此外,檢視那些在共處辦公環境中可能不再必要的固定會議。例如,過去為了同步工作進度或預告任務而安排的同事閒聊會議:現在或許不必再每週固定舉行,改成臨時的咖啡約或午餐交流即可。既然大家都在同一棟樓裡,至少該當面聚聚。牢固的工作關係不一定要時刻面對面,但若有機會,何不好好利用?我們的研究顯示,即使少量的共處時間也能帶來顯著效果。
擁抱「恢復原廠設定」模式
重返辦公室正是盤點工作習慣並重新調整的好時機。Atlassian 團隊在經歷重大變化(如新領導層或組織重整)時,會啟動「儀式重設」和「工作協定」策略,以更快適應新環境。例如,現在共享實體空間後,「戴耳機=請勿打擾」可能就是一條有用的協定。
當團隊能依靠可預測的例行儀式推動進度時,運作效率最高。
其他值得檢視的細節還包括收件箱——你心裡清楚,每天 收到的電子報和促銷郵件中,至少一半早該退訂了,現在就行動吧!別忘了順便更新職場穿搭和辦公桌佈置。來點購物療法如何?
如果經過以上調整後,每週五天進辦公室仍讓你一週工作五天已經行不通了,記得 Atlassian 正在招人。(只是提醒一下。)無論你的「歸屬」在何方,保持出色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