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6 年產品經理生存指南:抓住機遇,應對挑戰!
- Atlassian

- 9月4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如果你是一名產品人,或者與產品團隊緊密合作,你一定深有體會:產品工作正變得前所未有的複雜、矚目和關鍵。
但如今的產品團隊內部,究竟正在發生著什麼?我們又該如何共同進步?
為了找到答案,我們與來自美國、法國和德國的產品經理、工程師、設計師以及項目經理進行了深度交流。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一線心聲。💡
產品經理影響力越大,壓力越大
在過去十年裡,產品開發已經從一個小眾領域,發展成為驅動公司增長的戰略核心。如今,產品團隊被寄予厚望,需要推動從願景、戰略到執行和跨部門協作的方方面面。
好消息是,大多數產品專業人士在組織中感受到了權力和尊重。有85%的人表示他們在制定戰略時擁有話語權,90%的人覺得自己的工作與當初吸引他們入行的初衷相符。
然而,隨之而來的是前所未有的審視和壓力。產品團隊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,他們需要交付利潤、引領創新,並打造真正有價值的產品。
儘管如此,這個領域最大的變化卻是“利潤至上”。但諷刺的是,只有12%的人覺得“推動可衡量的業務成果”是件有成就感的事。更糟糕的是,高達84%的產品團隊擔心他們目前的產品無法在市場上取得成功。

信心不足?這三大障礙是關鍵
儘管影響力巨大,產品團隊卻面臨著一些嚴重阻礙,這大大降低了他們對自己產品的信心。
近一半的產品團隊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戰略規劃、制定路線圖,甚至連資料分析的時間都非常有限。這使得許多團隊都像“蒙眼飛行”,無法將自己的工作與業務成果聯絡起來,也無法做出明智的決策。

雖然團隊協作被認為是工作中最大的樂趣所在,但它並不總是那麼順利。有80%的團隊沒有讓工程師早期參與到產品流程中,這導致錯失了許多機會,也帶來了最後一刻的意外。
最後,只有60%的團隊將實驗作為其常規流程的一部分,而40%的團隊幾乎不做任何實驗。沒有資料驅動的實驗,團隊冒著在資訊有限的情況下做“大賭注”的風險。
AI:是幫手,還是新的難題?
另一個改變產品行業格局的因素是人工智慧(AI)的引入。AI 無處不在,產品團隊既感受到了它的好處,也體驗到了成長的陣痛。
大多數團隊每天會使用 1-3 個 AI 工具,並獲得了中等程度的生產力提升(平均每天節省 2 小時)。最常見的用途是自動化常規任務和撰寫產品文件。
但問題來了:AI 尚未在產品團隊真正渴望的高價值工作上發揮作用,比如確定優先順序、戰略規劃和高級資料分析。

整合挑戰、對 AI 輸出結果的信任度以及資料安全問題,都阻礙了團隊充分發揮 AI 的潛力。因此,儘管在瑣碎任務上節省了時間,他們依然沒有時間進行戰略和分析,這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工作效率。
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產品團隊?🚀
那麼,產品團隊如何在這種充滿挑戰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呢?
✅ 第一,積極參與戰略和目標設定。那些幫助定義業務優先順序和關鍵績效指標(KPI)的產品團隊,更有可能將自己的工作與業務成果聯絡起來,並從中獲得成就感。
✅ 第二,建立真正的實驗文化。業務成果和相關目標驅動著產品工作,但實驗才是團隊達成這些目標的唯一途徑。
✅ 第三,儘早並頻繁地讓工程師、設計師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參與進來,打破部門壁壘。建立一個能讓團隊輕鬆協作和對齊的系統,能為產品團隊和所有干系人在決定事項優先順序時,提供一套共同的語言。
產品管理的世界正處於不斷變化之中。團隊的權力更大了,但肩上的擔子也更重了。AI 正在改變遊戲,但規則仍在書寫中。
前方的路該怎麼走?答案是:擁抱協作,聚焦成果,永不停止實驗。





留言